拘役是国内刑法规定刑罚的一种,在社会日常,时常有犯罪分子因渎职、打架、寻衅滋事等犯罪而被判处拘役,但拘役的刑期到底有多长,拘役的刑期是如何计算的,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很陌生的。
拘役适用的范围
拘役是有用范围的,不可能是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判处拘役的。依据刑法有关拘役的规定可以看出其适用刑事案件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率最高的是渎职罪,第二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
2、拘役多适用于社会风险性不大的犯罪。刑法规定绝大部分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而过失犯罪总是都是社会风险性较小的犯罪。
3、在国内刑法分则中,拘役既可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无需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也可以适用于本应判处短期徒刑,但具备从轻情节的犯罪。
拘役的刑期及计算
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越1年。
拘役的刑期,从法院判决实行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如罪犯A被判据拘役5个月的,刑期就从法院判决实行之日起计算5个月,若A在法院审判前已经被公安机关先行羁押了3个月,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即A已经实质实行了3个月的拘役刑期,剩余需要的实行的刑期是2个月。
应该注意的是,刑法规定,罪犯在拘役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每月回家的天数,也应当计算在刑期之内。
尽管拘役的时间一般都不长,但假如有问题的,就需要要慎重对待。如不服法院判决刑期折抵出错的,就能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帮助处置,一是刑期的长短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需要更正,二是若存在错误羁押的,还可以需要国家赔偿,不能不慎重处置。